搜索
首页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江清敌伊洛,山翠胜荆巫。

江清敌伊洛,山翠胜荆巫。

意思:长江清敌人伊洛,山翠胜荆巫。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青阳行已半,白日坐将徂》是一首描绘江南风景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对越国、稽城、海、湖、天台、四明等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美丽如画的江南画卷。 首联“青阳行已半,白日坐将徂”,诗人以时间的流逝为引子,预示着白天的即将逝去,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悠远而深沉的基调。 颔联“越国强仍大,稽城高且孤”,诗人以越国的强大和稽城的巍峨高耸,描绘出江南的壮丽景色。这里的“孤”字,也暗示了江南的独立和独特性。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分别描绘了江南的富饶、美丽、繁华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如“环奇填市井,佳丽溢闉阇”、“江清敌伊洛,山翠胜荆巫”、“捣练蛾眉婢,鸣榔蛙角奴”等,这些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江南的美丽和独特性。 在语言和服装方面,诗人也描绘了江南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语言诸夏异,衣服一方殊”,这句话表达了江南文化的多元性,既有中原的语言和服饰,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最后,诗人以“暖”字结尾,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与开头的“白日坐将徂”形成对比,同时也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南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美丽、独特、多元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阳行已半,白日坐将徂。
越国强仍大,稽城高且孤。
利饶盐煮海,名胜水澄湖。
牛斗天垂象,台明地展图。
[天台、四明二山。
]环奇填市井,佳丽溢闉阇。
勾践遗风霸,西施旧俗姝。
船头龙夭矫,桥脚兽睢盱。
乡味珍彭越,时鲜贵鹧鸪。
语言诸夏异,衣服一方殊。
捣练蛾眉婢,鸣榔蛙角奴。
江清敌伊洛,山翠胜荆巫。
华表双栖鹤,联樯几点乌。
烟波分渡口,云树接城隅。
涧远松如画,洲平水似铺。
绿秧科早稻,紫笋拆新芦。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伊洛

    读音:yī luò

    繁体字:伊洛

    英语:Ilo

    意思:
     1.亦作“伊雒”。
      ▶伊水与洛水。两水匯流,多连称。亦指伊·洛流域。
      ▶《国语•周语上》:“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

  • 荆巫

    读音:jīng wū

    繁体字:荊巫

    意思:(荆巫,荆巫)

     1.荆楚的巫祝。
      ▶《史记•封禅书》:“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属。”
      ▶唐·刘禹锡《阳山庙观赛神》:“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