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刘虚白二首》 我嗟缰锁若牵拘,久羡南山去结庐。

我嗟缰锁若牵拘,久羡南山去结庐。

意思:我感叹缰锁如果牵缠拘泥,长期羡慕南山去结庐。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送刘虚白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我嗟缰锁若牵拘,久羡南山去结庐。自顾岂劳君借誉,偶然章服裹猿狙。》,它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力和名利的反思的诗。 首句“我嗟缰锁若牵拘”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他的缰绳和锁链的厌恶,暗示了他对束缚自由生活的强烈不满。这里的“缰锁”象征着社会的规则和责任,让诗人感到被牵拘,无法自由地追求他所向往的生活。 “久羡南山去结庐”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他渴望像古人那样在南山下建造自己的小屋,过上宁静、自由的生活。这里的“南山”通常被视为隐逸之地的象征。 “自顾岂劳君借誉,偶然章服裹猿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反思。他认为自己并不需要外界的赞誉和荣誉,只是被社会的规则和责任所束缚,就像猿猴和狙一样自然地生活。这里暗示了诗人对权力和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我真实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权力和名利的反思,以及对自我真实的追求。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嗟缰锁若牵拘,久羡南山去结庐。
自顾岂劳君借誉,偶然章服裹猿狙。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结庐

    读音:jié lú

    繁体字:結廬

    意思:(结庐,结庐)
    构筑房舍。
      ▶晋·陶潜《饮酒》诗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唐·杜甫《杜鹃》诗之二:“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红楼梦

  • 南山

    读音:nán shān

    繁体字:南山

    英语:nan

    意思: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
      ▶《汉书•

  • 缰锁

    读音:jiāng suǒ

    繁体字:繮鎖

    意思:(缰锁,缰锁)
    缰绳和锁链。比喻束缚,拘束。
      ▶《汉书•叙传上》:“今吾子已贯仁谊之羁绊,繫名声之缰锁。”
      ▶颜师古注:“缰,如马缰也。”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