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相和歌辞·苦寒行》 声绕枯桑,根在沙塞。

声绕枯桑,根在沙塞。

意思:声音在桑树枯萎,根在沙堵塞。

出自作者[唐]僧贯休的《相和歌辞·苦寒行》

全文创作背景

《相和歌辞·苦寒行》是唐朝诗人僧贯休的一首诗。他的创作背景与曹操的亲征高干的事件有关。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春,曹操为了平定北方,彻底铲除袁绍势力,亲自率领大军翻越巍峨险峻的太行山,北征高干。高干原本是袁绍的外甥和下属,曾任并州牧,之前因慑于曹操的武力而归降,但次年又举兵反叛,盘踞壶关口。在这场艰苦的征战中,曹操带着连年征战的疲劳,冒着北方冬春凛冽的寒风,率领大军北上作战。僧贯休的《相和歌辞·苦寒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描述了这场战争的艰辛和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风北风,职何严毒,摧壮士心,缩金乌足。
冻云嚣嚣碍雪,一片下不得。
声绕枯桑,根在沙塞。
黄河彻底,顽直到海。
一气搏束,万物无态。
唯有吾庭前杉松树枝,枝枝健在。

关键词解释

  • 沙塞

    读音:shā sāi

    繁体字:沙塞

    意思:沙漠边塞。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世祖以用事诸华,未遑沙塞之外,忍愧思难,徒报谢而已。”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惟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

  • 枯桑

    读音:kū sāng

    繁体字:枯桑

    意思:老桑树。
      ▶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北周·庾信《枯树赋》:“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
      ▶唐·陆龟蒙《杂讽》诗之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