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杨伯可》 古法虽可行,必得奉行者。

古法虽可行,必得奉行者。

意思:古代的方法虽然可行,必须得到执行的。

出自作者[宋]陆文圭的《送杨伯可》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齐鲁和江浙两地的土地状况,揭示了土地分配不公、富者专其利、贫者失其业的社会问题,表达了对杨君古循良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段描绘了齐鲁平原的广袤和江浙田地的差异,如鱼鳞般的田地,但这些土地的归属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呢?诗句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暗示了土地分配的不公。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深入,表达了对富人专其利的不满,以及对失业孤寡的同情。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复古思想,认为古法虽然可行,但必须得到奉行者。 然后,诗中描述了杨君的古循良行为,以及其在暨阳小民杜的实践。他开始咨询、辞色宽厚、经营不扰、期集多暇,这些都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同时也震慑了豪霸。 在诗的末段,描述了杨君的工作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同时也对受斋氓不亲稼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乡胥上下手,轻重意取舍,暗示了官吏对土地分配的操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齐鲁和江浙的土地状况,揭示了社会问题,并对杨君的古循良行为进行了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官吏操控土地分配的不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齐鲁多平原,江浙田高下。
啊另如鱼鳞,土籍谁主者。
富人擅其利,失业了孤寡。
方今用周礼,天官出经野。
古法虽可行,必得奉行者。
杨君古循良,暨阳小民杜。
原职遍咨询,辞色每宽假。
经营始不扰,期集乃多暇。
实惠更困穷,先声走豪霸。
陇牛并卧书,邑犬不惊夜。
当年经行处,爱此憩棠舍。
鸠功首上计,列郡居其下。
倾城出送君,负童控赢马。
坐中有狂生,出位犹难喀。
均为受斋氓,称市不亲稼。
乡胥上下手,轻重意取舍。

关键词解释

  • 古法

    读音:gǔ fǎ

    繁体字:古法

    意思:
     1.旧法;古代刑法律令。
      ▶《史记•吴王濞列传》:“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郄,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邦昌在古法当诛,今贷与之生足

  • 行者

    读音:xíng zhě

    繁体字:行者

    短语:高僧 僧 僧侣 头陀 和尚

    英语:faquir

    意思:
     1.出行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行者

  • 可行

    读音:kě xíng

    繁体字:可行

    英语:feasible

    反义词: 不行

    解释:行得通;可以实行方案切实~。

    详细释义:可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