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池闲泛 以下律诗》 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

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

意思:没有人唱沧浪曲,无尘可以濯缨。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春池闲泛 以下律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池塘、小舟、柳树、桃花、莺鸟、云彩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首联“绿塘新水平,红槛小舟轻”,描绘了池塘的平静和新的小舟在池塘中轻轻摇曳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颔联“解缆随风去,开襟信意行”,进一步描绘了小舟在风中解缆,船夫敞开胸襟任由小舟随波逐流的场景,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境。 颈联“浅怜清演漾,深爱绿澄泓”,诗人表达了对池塘清波的怜爱之情,以及对绿色澄澈的池塘水的喜爱之情。这两句诗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继续描绘了池塘边的柳树、桃花、莺鸟、云彩等景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结尾,表达了对远离尘世纷扰、保持内心清净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绿塘新水平,红槛小舟轻。
解缆随风去,开襟信意行。
浅怜清演漾,深爱绿澄泓。
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
古文科斗出,新叶剪刀生。
树集莺朋友,云行雁弟兄。
飞沉皆适性,酣咏自怡情。
花助银杯气,松添玉轸声。
鱼跳何事乐,鸥起复谁惊。
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沧浪

    读音:cāng láng

    繁体字:滄浪

    英语:azure water

    意思:(沧浪,沧浪)

     1.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
      ▶《书•禹贡》:“嶓冢导

  • 无尘

    读音:wú chén

    繁体字:無塵

    意思:(无尘,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崔橹《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杜荀鹤《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

  • 濯缨

    读音:zhuó yīng

    繁体字:濯纓

    意思:(濯缨,濯缨)
    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