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杜相公谢寄茶》 却笑虚名陆鸿渐,曾无贤相作诗夸。

却笑虚名陆鸿渐,曾无贤相作诗夸。

意思:却笑虚名陆鸿渐,不曾贤相作的诗夸。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和杜相公谢寄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茶的美好,表达了对茶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破春龙焙走新茶,尽是西溪近社芽”直接点明了主题,描绘了春天龙焙的新茶,这些茶叶全部来自于西溪近处的社群。龙焙是产茶的地方,新茶则是春天的代表,而西溪社群则是茶叶的产地,这些茶叶的生长环境、采摘时间都显得十分珍贵。 “才拆缄封思退傅,为留甘旨减藏家”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茶叶的品质和特点。拆开封口,茶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想起退傅的故事,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留一些茶叶供自己享用,减少收藏。 “鲜明香色凝云液,清彻神情敌露华”这两句诗则是对茶叶的外观和口感的描绘。茶叶的颜色如同凝结的云液,清新香甜,口感清透如同抵抗露水的精华。这两句诗将茶叶的美好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最后,“却笑虚名陆鸿渐,曾无贤相作诗夸”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陆鸿渐的嘲笑,认为他徒有虚名,没有像贤相那样作诗夸赞新茶。这既是对陆鸿渐的讽刺,也是对诗人自己的自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茶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新茶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茶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虚名的讽刺和对真实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破春龙焙走新茶,尽是西溪近社芽。
才拆缄封思退傅,为留甘旨减藏家。
鲜明香色凝云液,清彻神情敌露华。
却笑虚名陆鸿渐,曾无贤相作诗夸。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贤相

    读音:xián xiàng

    繁体字:賢相

    意思:(贤相,贤相)
    贤明的宰相。
      ▶《荀子•富国》:“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南朝·宋·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二:“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

  • 虚名

    读音:xū míng

    繁体字:虛名

    英语:reclame

    意思:(虚名,虚名)

     1.与实际不符的声誉。
      ▶《鹖冠子•度万》:“虚名相高,精白为黑。”
      ▶汉徐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