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醉落魄/一斛珠》 寻常行处寻欢适。

寻常行处寻欢适。

意思:平常走路时寻欢去。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醉落魄/一斛珠》

全文赏析

这首诗《陶陶兀兀》以一种豪迈而富有哲理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欢乐与悲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首句“陶陶兀兀,人生梦里槐安国”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将人生比作一场梦,一场在槐安国的梦里。这里的“陶陶”和“兀兀”都是形容醉酒后的状态,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忘却烦恼的醉态。 接下来的“教公休醉公但莫。盏倒垂莲,一笑是赢得”表达了人生应当享受当下的理念,即使微醺,也要保持笑容,这是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街头酒贱民声乐”则描绘了市井的欢乐场景,酒贱可饮,民乐可享,这是一种平凡而真实的幸福。 “醉看檐雨森银竹。我欲忧民,渠有二千石”则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他愿意为民众解决困难,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的精神,令人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欢乐与悲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它鼓励人们享受当下,关注民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陶陶兀兀。
人生梦里槐安国。
教公休醉公但莫。
盏倒垂莲,一笑是赢得。
街头酒贱民声乐。
寻常行处寻欢适。
醉看檐雨森银竹。
我欲忧民,渠有二千石。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欢适

    读音:huān shì

    繁体字:歡適

    意思:(欢适,欢适)
    欢乐惬意。
      ▶《宋书•范晔传》:“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唐·白居易《咏怀》:“先务身安闲,次要心欢适。”
      ▶宋·苏轼《臂

  • 常行

    读音:cháng xíng

    繁体字:常行

    意思:
     1.指平时的行为准则;永久实行的准则。
      ▶《晏子春秋•问上十六》:“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汉·东方朔《答客难》:“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 寻常

    读音:xún cháng

    繁体字:尋常

    短语:平淡无奇 凡 平平

    英语:ordinary

    意思:(寻常,寻常)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

  • 行处

    读音:xíng chǔ

    繁体字:行處

    意思:(行处,行处)

     1.随处;到处。
      ▶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元·汤式《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

  • 寻欢

    读音:xún huān

    繁体字:尋歡

    英语:make merry

    意思:(寻欢,寻欢)
    寻求欢乐。指追逐异性。
      ▶《水浒后传》第三八回:“这贱人沐了太上皇帝恩波,不思量抬门头,还在这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