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揖污灵趋几席,始敌国相妙规模。
意思:尽请污灵赶几席,开始敌对国相妙规模。
出自作者[宋]程公许的《广漠亭二首和陈宪益之旧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座城市——蜀都(即成都)的壮丽景色以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首联“万峰银雪排天险,千里封沟譬蜀都”,诗人以壮丽的雪峰开始,描绘出一种雄伟、险峻的景象,如同排天而下的银雪,气势磅礴。然后,他又转向描述千里沟壑封锁了成都平原的景象,这种对比更加凸显出蜀都的地势之险要。
颔联“尽揖污灵趋几席,始敌国相妙规模”,诗人进一步赞美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里的“污灵”指的是成都的母亲河——锦江,诗人用它来比喻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国相”则是指诸葛亮,他曾在此地担任蜀汉丞相,为蜀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颈联“尽同典午深衣乐,褊笑荆文纸阁糊”,诗人用典,将典午(指司马懿)和荆文(指荆轲)两个历史人物与成都的文化联系起来。深衣是典午的服饰,而荆文则是荆轲的别号。诗人用这两个历史人物来比喻成都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这座城市文化繁荣的赞美之情。
尾联“元何风流如可问,群贤登用长良图”,诗人以疑问句式收尾,表达了对这座城市未来的期待和祝愿。诗人希望这座城市能够继续发扬其历史文脉,吸引更多的贤能之士前来,共同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蜀都的壮丽景色和赞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敬仰和期待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繁荣、人才济济的赞美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