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朝回游城南》 谁辨心与迹,非行亦非藏。

谁辨心与迹,非行亦非藏。

意思:谁辨心和行动,不走也不是隐藏。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朝回游城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朝退马未困,秋初日犹长》是一首描绘诗人下班后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的诗。诗中描绘了秋初的早晨,太阳还未落山,诗人骑着马从城市回到乡村的景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首联“朝退马未困,秋初日犹长”,诗人下班后的马还未疲倦,秋天的早晨太阳还很漫长,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颔联“回辔城南去,郊野正清凉”,诗人调转马头向南而去,走向郊野,感受着乡村的清凉。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细致地描绘了乡村的景色:小径、川岗、晚山、秋泉、青松、白石,每一处都充满了自然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人还通过“系马”、“床”、“忘”等动作,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颈联“常时簪组累,此日和身忘”,诗人以前的生活被繁琐的官场事务所累,但是现在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生活中,表达了诗人对摆脱官场束缚的渴望。 尾联“谁辨心与迹,非行亦非藏”,诗人表达了自己既不是在刻意地行走,也不是在隐藏自己,而是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下班后骑马回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退马未困,秋初日犹长。
回辔城南去,郊野正清凉。
水竹夹小径,萦回绕川岗。
仰看晚山色,俯弄秋泉光。
青松系我马,白石为我床。
常时簪组累,此日和身忘。
旦随鸳鹭末,暮游鸥鹤旁。
机心一以尽,两处不乱行。
谁辨心与迹,非行亦非藏。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非行

    读音:fēi xíng

    繁体字:非行

    意思:不正当的行为;恶行。
      ▶章炳麟《定复仇之是非》:“若以种族革命为复仇之非行,国与国之相战争者,何以不为复仇之非行?”

    解释:1.不正当的行为

  • 心与

    读音:xīn yǔ

    繁体字:心與

    意思:(心与,心与)
    以心相许。
      ▶《文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刘良注:“心与,心相许也。”
      ▶唐·裴度《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