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着孟光。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着孟光。

意思:明年春天重新修葺东厢房,纸合芦帘在孟光。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五架三间新草堂》是一首对草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的诗。这首诗通过对草堂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舒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草堂的基本格局。五架的宽度,三间的长度,给人一种宽敞舒适的感觉。石阶、桂柱和竹编的墙,则展示了草堂的天然质朴,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颔联“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这一联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通过对草堂外部环境的描绘,进一步突显了其冬暖夏凉的优点。南檐在冬天能纳日,北户在夏天能迎风,这样的设计使得草堂无论在什么季节都能保持适宜的温度,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颈联“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堂内部的细节。洒砌的飞泉,拂窗的斜竹,这些自然元素为草堂增添了一份宁静和雅致。 尾联“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着孟光”,诗人表示明年春天要再修建东厢的屋子,继续追求简单舒适的生活。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家人的关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草堂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舒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关爱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着孟光。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来春

    读音:lái chūn

    繁体字:來春

    意思:(来春,来春)
    明年春天。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田事废业无余积,虽羌虏必破,来春民必困乏。”
      ▶唐·白居易《四十五》诗:“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

  • 东厢

    读音:dōng xiāng

    繁体字:東廂

    意思:(东厢,东厢)
    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史记•吴王濞列传》:“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也。’乃屏错,错趋避东厢。”
      ▶《文选•张

  • 孟光

    读音:mèng guāng

    繁体字:孟光

    意思:东汉隐士梁鸿之妻,字德曜。夫妻隐居于霸陵山中,以耕织为生。后至吴。
      ▶鸿为佣工,每食时,光必举案齐眉,以示敬爱。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作为古代贤妻的典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