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意思:凭吊古人论兴废,看剑带杯长。

出自作者[宋]蔡伸的《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是一首对人生、岁月感慨的诗篇。它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的深深思考。 首句“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叶在亭皋处飘落,田野里的菊花正开得金黄。这种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凄凉而温暖的基调,为后面的情感抒发提供了背景。 “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时节将至的感慨。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秋天,人们会在这个时候登高远望,饮酒赏菊。诗人凭高望远,满眼秋意,不禁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这几句回忆了过去在彭门的一次盛大聚会,那时人马众多,场面壮观,令人难以忘怀。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有机会再像那时那样欢聚一堂了。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直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流年的感慨,这种凄凉的感觉贯穿了整首诗。 接下来的“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表达了对逝去的人们的怀念,同时也对生命的无常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感慨,从豪放到现在的霜鬓和漂泊,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然态度,将一切付诸于杯中之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释然和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深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感慨,以及对功名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
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
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
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
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作者介绍
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关键词解释

  • 吊古

    读音:diào gǔ

    繁体字:吊古

    英语:visit a historical site and muse over the past

    详细释义:感念往昔的人事。唐?李端?送友人诗:『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