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月十六日夜二绝》 明月照树影,满山如龙蛇。

明月照树影,满山如龙蛇。

意思:明月照树影,满山如龙蛇。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正月十六日夜二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正月十六夜,竹篱田父家
明月照树影,满山如龙蛇。》是一首描绘乡村夜晚景象的诗,通过对竹篱笆旁的田父家以及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乡村夜晚的宁静、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首先,诗的开头“正月十六夜”,交代了时间——农历正月的月末一个夜晚,一个重要的节日——元宵节刚过。这样的时间设定,使得整个夜晚充满了节日的氛围,同时也为后面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接着,“竹篱田父家”描绘了地点,一个竹篱笆旁的农家。竹篱田父家四个字简洁明了,却给人一种亲切、质朴的感觉。竹篱旁的家,仿佛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 “明月照树影,满山如龙蛇。”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明月高悬,照耀着树影婆娑,满山的树影在明月的映照下,仿佛一条条蜿蜒的龙和蛇在舞动。这一句将明月的清辉、树影的婆娑、山峦的蜿蜒以及诗人的想象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如龙蛇”的比喻也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夜晚乡村的生机和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丽和生机勃勃的特点。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和动态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正月十六夜,竹篱田父家。
明月照树影,满山如龙蛇。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龙蛇

    读音:lóng shé

    繁体字:龍蛇

    英语:dragons and snakes; flourishes in calligraphy

    意思:(龙蛇,龙蛇)

     1.《汉书•扬雄传上》:“

  • 树影

    读音:shù yǐng

    繁体字:樹影

    意思:(树影,树影)
    树木的影子。
      ▶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二三:“翔鸾阁外夕阳天,树影花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