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萱竹堂》 一花一叶皆相附,要使儿孙识此心。

一花一叶皆相附,要使儿孙识此心。

意思:一个花一片叶子都相符合,要让儿孙们认识到这一点。

出自作者[宋]陈傅良的《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萱竹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它以萱草和竹为喻,讲述了人们在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和道理。 首句“萱草须锄莫放深”,萱草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易于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它不需要过多的照顾和呵护,只要适当松土、施肥,它就能茁壮成长。因此,诗人提醒人们,对待生活要像对待萱草一样,不要过于溺爱和纵容,要学会在困难的环境中独立生存,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能力。 第二句“竹须剪伐待成林”,竹子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植物,需要适当的修剪和砍伐才能更好地生长。只有经过不断的修剪和砍伐,才能形成一片茂密的竹林,成为一种可观的景观。同样地,诗人告诉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第三句“一花一叶皆相附”,诗人用“一花一叶”比喻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和机遇。只有善于发现和把握这些机会,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和成就。因此,诗人提醒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把握每一个可能的机会,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见识。 最后一句“要使儿孙识此心”,诗人以一种深远的目光,将目光投向了未来,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理解并遵循这些原则和道理。诗人希望他们能够像自己一样,在困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坚强、在机会中把握,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勇气、有担当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提醒我们要学会独立生存、面对挫折、把握机会、有担当的精神。这些原则和道理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也适用于家庭教育和下一代的培养。因此,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也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萱草须锄莫放深,竹须剪伐待成林。
一花一叶皆相附,要使儿孙识此心。

关键词解释

  • 一叶

    读音:yī yè

    繁体字:一葉

    意思:(一叶,一叶)

     1.一片叶子。
      ▶《列子•说符》:“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唐·李白《

  • 儿孙

    读音:ér sūn

    繁体字:兒孫

    英语: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descendants

    意思:(儿孙,儿孙)
    子孙。亦泛指后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

  • 一花

    引用解释

    1.开花一次。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二:“ 涂山 之背,梨大如升,或云斗,紫色,千年一花,亦曰 紫轻梨 。”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有石渠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然则铁树开花初无定岁,但必数十年始一花耳。”

    2.谓铜钱五枚。旧时计数,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