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马程知江州德安》 到日何人先刺谒,二林开士在琴堂。

到日何人先刺谒,二林开士在琴堂。

意思:到天什么人先拜见,二林开士在琴堂。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送马程知江州德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水乡之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离乡之情的抒发。 首联“酒酣无复耿离肠,一路之官尽水乡。”描绘了诗人酒酣之后,离愁别绪一扫而空,接下来的旅程都是在水乡之中。这一联凸显了诗人借助酒精忘却烦恼,以及旅程的特点。 颔联“公廨寒生对庐阜,客帆风定泊浔阳。”描绘了诗人所在的公署冷清而生寒,面对着庐山,而客人的船只在风平浪静中停泊在浔阳。这一联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氛围。 颈联“波涵洲渚初收潦,露浥蒹葭未作霜。”描绘了水波荡漾着小洲,初收的雨水尚未干涸,露珠湿润着芦苇,尚未结成霜。这一联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进一步展现了水乡景色的美丽和宁静。 尾联“到日何人先刺谒,二林开士在琴堂。”描绘了诗人到达目的地后,不知该先去拜访谁,只听闻有两位林姓的开士在琴堂之中。这一联通过询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人际关系的探索和期待。 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水乡景色的描绘和表达离乡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同时,诗歌的语言流畅自然,韵律优美,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优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酒酣无复耿离肠,一路之官尽水乡。
公廨寒生对庐阜,客帆风定泊浔阳。
波涵洲渚初收潦,露浥蒹葭未作霜。
到日何人先刺谒,二林开士在琴堂。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开士

    读音:kāi shì

    繁体字:開士

    意思:(开士,开士)
    菩萨的异名。以能自开觉,又可开他人生信心,故称。后用作对僧人的敬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提婆初至,为东亭第讲《阿毗昙》”刘孝标注引晋·慧

  • 二林

    读音:èr lín

    繁体字:二林

    意思:庐山·东林寺、西林寺的合称。
      ▶唐·白居易《与微之书》:“僕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捨,因置草堂。”
      ▶唐·郑谷《题兴善寺》诗

  • 琴堂

    读音:qín táng

    繁体字:琴堂

    意思:
     1.《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遂称州、府、县署为琴堂。
      ▶唐·韦应物《送唐明府赴溧水》诗:“到此安甿俗,琴堂又宴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