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言(十一首)》 抱拙衡门下,久已忘鸣琴。

抱拙衡门下,久已忘鸣琴。

意思:抱着笨拙衡门下,久已经忘记鸣琴。

出自作者[明]张羽的《杂言(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抱拙衡门下,久已忘鸣琴。凝尘翳其徽,弦绝调亦沉。》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和静默的深深理解。 首句“抱拙衡门下,久已忘鸣琴。”表达了诗人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远离尘世纷扰,久已忘却鸣琴,这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凝尘翳其徽,弦绝调亦沉。”这句诗描绘了尘封的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尽管琴弦已经断掉,但它的音乐依然深沉,象征着诗人的情感深沉而无法言说。 “时还置我膝,命酒聊自斟。”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的自我娱乐,他时而把琴放在膝上,命人取酒自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接受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高歌出金石,拂拭趣已深。”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激情和音乐的力量,他高歌时如同金石般动人,拂拭琴弦时对音乐的热爱已经深入骨髓。 “酣来枕之卧,冥此千古心。”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音乐和酒中找到的安慰和满足,他醉后枕琴而卧,沉浸在千古的心境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吾亦忘吾形,何事待知音。”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超越的追求,他不再需要别人的理解和认同,只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和静默的深深理解。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我超越的追求,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抱拙衡门下,久已忘鸣琴。
凝尘翳其徽,弦绝调亦沉。
时还置我膝,命酒聊自斟。
高歌出金石,拂拭趣已深。
酣来枕之卧,冥此千古心。
吾亦忘吾形,何事待知音。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张羽(1403年—1476年),明代著名官员,字永和,号南村。他是浙江绍兴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喜爱读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

张羽曾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文渊阁大学士和太常礼院卿等职位。此外,他还曾主持编纂了《宣和遗事》等多部史书。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他主张勤政廉政,协调内外关系,获得了当时朝野的普遍认同。

在文学方面,张羽也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文作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思考。他的代表作包括《送陆副使赴丹阳》、《南村老人五十而作》等。

关键词解释

  • 衡门

    读音:héng mén

    繁体字:衡門

    意思:(衡门,衡门)

     1.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集传:“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

  • 鸣琴

    读音:míng qín

    繁体字:鳴琴

    意思:(鸣琴,鸣琴)

     1.琴。
      ▶《韩非子•说林下》:“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

  • 久已

    读音:jiǔ yǐ

    繁体字:久已

    意思:早就。
      ▶清·恽敬《与宋于廷书》:“迨正月垂尽,因雨霁赴江干,旌旆久已东发矣。”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原来姑娘被张金凤一席话,把他久已付之度外的一肚子事由儿,给提

  • 抱拙

    读音:bào zhuō

    繁体字:抱拙

    意思:持守愚拙。谓不投机取巧。
      ▶《古尊宿语录》:“云峰·悦禅师语录《颂古》:‘抱拙少林已九年,赵州忽长庭前柏,可怜无限守株人,寥寥坐对千峰色。’”元·揭傒斯《题<渊明抚松图>》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