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 宗兄虽暮齿,待盾致雍熙。

宗兄虽暮齿,待盾致雍熙。

意思:同宗兄弟虽然晚年,待盾导致和乐。

出自作者[宋]李昉的《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

全文创作背景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是宋朝诗人李昉所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李昉与一位侍郎(即在宫廷中担任高级职务的官员)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这位侍郎向李昉展示了自己的诗作,李昉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和诗,以表达自己对侍郎诗作的赞赏和敬仰之情。 在诗中,李昉称赞侍郎的诗作具有高雅的情致和飘逸的风格,自己无法匹敌。同时,李昉也表达了自己在忙碌的政务之余,渴望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欣赏侍郎的诗作,以及与侍郎进行更深入的文化交流。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李昉在与侍郎的交往中,受到侍郎诗作的启发和影响,写下的一首表达赞美和敬仰之情的和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秘阁清虚地,优贤最得宜。
自持儒者行,偏受圣君知。
道比朱弦直,心无暗室欺。
宗兄虽暮齿,待盾致雍熙。

关键词解释

  • 雍熙

    读音:yōng xī

    繁体字:雍熙

    意思:谓和乐昇平。
      ▶《文选•张衡<东京赋>》:“百姓同于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薛综注:“言富饶是同,上下咸悦,故能雍和而广也。”
      ▶前蜀·贯休《阳春曲》:“

  • 宗兄

    读音:zōng xiōng

    繁体字:宗兄

    意思: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称年长于己的嫡子为“宗兄”。后亦用于称同宗或同姓不同族的同辈朋友。
      ▶《礼记•曾子问》:“若宗子有罪,居于他国,庶子为大夫,其祭也……其辞于宾曰:‘宗兄、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