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写真自赞五首》 自江南乘一虚舟,又安知乘流之与遇坎者哉。

自江南乘一虚舟,又安知乘流之与遇坎者哉。

意思:从江南乘一只空船,又怎么知道乘流的和遇坎的呢。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写真自赞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对两位兄弟的对比和评价,表达了对人生处世的深刻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吏能精密,里行婣恤”的哥哥元明,他做事严谨,待人友善,但诗中并未详细描述他的性格特点,只是通过他的行为表现来展现他的优点。然而,对于其弟知命,诗中则着重描述了他的性格特点,他懂得权衡世事,善于品评人物,但同时也带有一些强项好胜的缺点。 接着,诗中又通过“盖元明以寡过,而知命以傲世”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处世的看法。元明注重减少过错,而知命则是以淡然的态度面对世事。这种态度在诗中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境界。 最后,诗中提到“如鲁直者,欲寡过而未能,以傲世则不敢”,这里以诗人自己为例,表达了自己虽然有减少过错的愿望,但却未能做到,同时对于淡然处世的态度,自己也不敢轻易尝试。 整首诗通过对两位兄弟的对比和评价,表达了对人生处世的深刻见解。诗人认为,人生应该注重减少过错,同时也要有淡然处世的勇气和智慧。这种态度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适用于社会交往和人生决策。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对比和评价两位兄弟的性格特点,表达了对人生处世的深刻见解,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吏能精密,里行婣恤,则不如兄元明,而无元明忧疑万事之敝。
斟酌世故,铨品人物,则不如其弟知命,而无知命强项好胜之累。
盖元明以寡过,而知命以傲世。
如鲁直者,欲寡过而未能,以傲世则不敢。
自江南乘一虚舟,又安知乘流之与遇坎者哉。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江南

    读音:jiāng nán

    繁体字:江南

    英语:south of the River

    意思:
     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

  • 乘流

    读音:chéng liú

    繁体字:乘流

    意思:
     1.顺着水流。
      ▶汉·枚乘《七发》:“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
      ▶《南史•梁武帝纪上》:“四更中无雨而水暴长,众军乘流齐进。”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