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程泰之阁学泛舟南溪遇雪韵三首》 独有耐寒琼玉,一枝先夺阳和。

独有耐寒琼玉,一枝先夺阳和。

意思:只有耐寒琼玉,一枝先夺取阳和。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和程泰之阁学泛舟南溪遇雪韵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孤雁声悲南浦,渔人冷彻归蓑》以孤雁和渔人这两种形象,表达了深秋寒意和离别之悲。接下来,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以孤雁的悲鸣和渔人的冷蓑,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深秋的寒意。 首句“孤雁声悲南浦”中,“南浦”是古人送别的地点,这里用“孤雁声悲”来渲染离别的哀伤,使人仿佛听到孤雁的哀鸣,感受到离别的痛苦。 第二句“渔人冷彻归蓑”则以渔人作为主角,进一步描绘出深秋的寒冷。渔人穿着蓑衣在寒风中行走,冷彻入骨,生动地表现出深秋的寒冷和渔人的艰辛。 接下来两句“独有耐寒琼玉,一枝先夺阳和”则是诗人的感慨和期望。琼玉是指洁白的玉石,这里用来比喻坚强不屈的品格。诗人期望在寒冷中,能有像琼玉一样坚强的人,能在严冬中一枝独秀,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从用词和意象上来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词语,如“南浦”、“归蓑”、“琼玉”等,这些词语既形象又富有象征意义,使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从情感表达上来看,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哀伤和对寒冷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坚强品格的期望和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深秋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秋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孤雁、渔人和琼玉等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坚强品格的赞美和期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生动,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孤雁声悲南浦,渔人冷彻归蓑。
独有耐寒琼玉,一枝先夺阳和。

关键词解释

  • 阳和

    读音:yáng hé

    繁体字:陽和

    英语:Duong Hoa

    意思:(阳和,阳和)

     1.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 寒琼

    读音:hán qióng

    繁体字:寒瓊

    意思:(寒琼,寒琼)
    清凉的美玉。
      ▶傅尃《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振大汉之天声,拾寒琼于幽草。”

    解释:1.清凉的美玉。

  • 独有

    读音:dú yǒu

    繁体字:獨有

    英语:only have

    意思:(独有,独有)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
      ▶《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

  • 耐寒

    读音:nài hán

    繁体字:耐寒

    英语:cold resistance

    意思:经得起寒冷。
      ▶《西京杂记》卷一:“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
      ▶唐·杜甫《人日》诗之二:“樽前

  • 琼玉

    读音:qióng yù

    繁体字:瓊玉

    意思:(琼玉,琼玉)

     1.美玉。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
      ▶晋·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昆山积琼玉,广厦构众材

  • 一枝

    引用解释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