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潮阳作》 门前归北路,微雨柳垂条。

门前归北路,微雨柳垂条。

意思:门前回到北路,小雨柳下垂的枝条。

出自作者[宋]陈尧佐的《潮阳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景淡花初落,寒生海上潮。门前归北路,微雨柳垂条》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落的花朵、海上潮涌的寒意、归途中的乡路以及微雨中垂柳的姿态,同时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思乡之情。 首句“景淡花初落”描绘了淡雅的景色,花朵初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时间与自然的关系,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寒生海上潮”则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海上潮涌的寒意,给人一种冷冽的感觉。这句诗以视觉和感觉相结合的手法,将寒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门前归北路”这句诗描绘了门前的大路,暗示着归家的方向。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回家的路,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归家的期盼。 最后一句“微雨柳垂条”以微雨中垂柳的姿态收尾,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微雨中的垂柳显得更加柔美,垂下的枝条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这句诗以视觉和感觉相结合的手法,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初落的花朵、海上潮涌、归家之路和微雨中的垂柳,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思乡之情。这种情感通过视觉、感觉和情感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以简洁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景淡花初落,寒生海上潮。
门前归北路,微雨柳垂条。
作者介绍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之兄。

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进士及第,授魏县、中牟县尉。咸平初年,任潮州通判。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

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为防钱塘潮,他提出了“下薪实土法”;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他发明了“木尤杀水法”;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柳防洪,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柳溪”。陈尧佐也工于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因其书法点画肥重,人称“堆墨书”。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北路

    读音:běi lù

    繁体字:北路

    意思:
     1.北方之路。
      ▶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眷北路以兴思,看东山而怡目。”
     
     2.泛指北方地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

  • 垂条

    读音:chuí tiáo

    繁体字:垂條

    意思:(垂条,垂条)
    低垂的枝条。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垂条扶疏,落英幡纚。”
      ▶茅盾《子夜》十八:“他们这小船现在穿过一排柳树的垂条,船舷刮着什么芦苇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