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意思:位居华衮贵,家里像平民贫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高雅、庄重的感觉,充满了对品德高尚、清廉正直人士的赞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中,诗人通过“钓玉”和“咏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怀旧与新生的情感碰撞,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深沉思考。 颔联“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两句,通过对比高位与贫家的生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身份高贵却生活质朴,体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颈联“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是这首诗的警句。这两句诗赞美了主人公的正直品格和清廉风范,表明他的高尚品质不仅在当时受到尊敬,也为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尾联“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中,诗人通过“千秋”与“竹帛”的意象,表现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将永存于世,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蒙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高尚品德和清廉风范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布衣

    读音:bù yī

    繁体字:布衣

    英语:cotton clothes

    意思:
     1.布制的衣服。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
      

  • 华衮

    读音:huá gǔn

    繁体字:華袞

    意思:(华衮,华衮)

     1.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
      ▶晋·范甯《<春秋谷梁传>序》:“一字之褒,宠踰华衮之赠。”
      ▶宋·王禹偁《五

  • 贵家

    读音:guì jiā

    繁体字:貴家

    意思:(贵家,贵家)
    高门大族之家。
      ▶《玉臺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元·许衡《沁园春•垦田东城》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