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龙兴寺残雪》 老趁风花应不称,闲寻松雪正相当。

老趁风花应不称,闲寻松雪正相当。

意思:老人趁风花应不相称,闲寻松雪正对着。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南龙兴寺残雪》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宁静与自省意味的诗,给人一种闲适、恬淡的感觉。诗人以南龙兴寺春晴后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己在寺庙四廊缓步徐吟的场景,展现了其沉静内敛的心境。 首联“南龙兴寺春晴后,缓步徐吟绕四廊。”描绘了春天的南龙兴寺,天气晴朗,诗人缓步绕寺四廊,低声吟咏。通过这一场景,展现了诗人沉稳宁静的内心世界。 颔联“老趁风花应不称,闲寻松雪正相当。”中,诗人自谦年老,已不适合追逐风花雪月,却在闲暇时寻找松雪,欣赏自然之美。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吏人引从多乘舆,宾客逢迎少下堂。”描绘了寺庙中人们的日常活动,官吏们大多乘车来往,而宾客则很少下堂迎接。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绘,更加凸显了诗人的独处与自省。 尾联“不拟人间更求事,些些疏懒亦何妨。”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直接表达,他不打算再追求人间俗事,些许疏懒又何妨?这体现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春晴后的南龙兴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步履、吟咏、寻松雪等活动,展现了诗人宁静、自省的生活态度。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恬静、舒适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龙兴寺春晴后,缓步徐吟绕四廊。
老趁风花应不称,闲寻松雪正相当。
吏人引从多乘舆,宾客逢迎少下堂。
不拟人间更求事,些些疏懒亦何妨。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风花

    读音:fēng huā

    繁体字:風花

    意思:(风花,风花)

     1.风中的花。
      ▶《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
      ▶唐·卢照邻《折杨柳》诗:“露叶疑啼脸,风花乱舞衣。”<

  • 相当

    读音:xiāng dāng

    繁体字:相噹

    短语:门当户对 配合 匹配 相配 匹

    英语:equivalent to

    意思:(相当,相当)
    I

     1

  • 雪正

    读音:xuě zhèng

    繁体字:雪正

    意思:昭雪更正。
      ▶《辽史•耶律俨传》:“时枢臣乙辛等诬陷皇太子,诏仲禧偕乙辛鞫之,蔓引无辜,未尝雪正。”

    解释:1.昭雪更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