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斛斯六官未归》 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

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

意思: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闻斛斯六官未归》

全文赏析

旧次在上元二年,成都作。斛斯复姓,名融,公所谓南邻爱酒伴者。

  故人南郡去①,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②,翻令室倒悬③。荆扉深蔓草④,土锉冷疏烟⑤。老罢休无赖⑥,归来省醉眠⑦。

  (此为斛斯耽酒而讽之也。卖文得金,李北海亦尝为之,若索钱则不雅矣。得钱即饮,饮醉即眠,少年有此,亦近无赖。况老寻醉乡,不顾其家,故嘱其早归,以为善后之计。朋友相规之义也。)

  ①鹤曰:南郡。江陵府也。《吴志》:南郡,在荆州南。②王隐若歌:“前度相逢正卖文。”③《左传》:“室如悬罄。”④《诗》:“野有蔓草。”⑤《御览》:《说文》云:“锉,鍑也。”《纂文》云:“鍑,音副,釜大者曰鍑。《困学记闻》:土锉,乃黔蜀人语。黄鹤云:锉。瓦锅也。陶潜诗:“窥灶不见烟。”⑥老罢,言老则百事皆罢矣。《南史·蔡兴宗传》:大尉沈庆之曰:“加老罢私门,兵力顿阙。”无赖,无所倚赖而为不肖也,详见三卷。⑦《晋书·阮籍传》:“籍方据案醉眠。”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
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
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蔓草

    读音:màn cǎo

    繁体字:蔓草

    英语:weed vine

    意思:生有长茎能缠绕攀缘的杂草。泛指蔓生的野草。
      ▶《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左传•隐公元

  • 荆扉

    引用解释

    柴门。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白日掩荆扉,对酒絶尘想。”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 唐 岑参 《西掖省即事》诗:“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巖下偃荆扉。” 宋 陆游 《野兴》诗:“从今谢人事,终日掩荆扉。” 清 黄景仁 《步从云溪归偶作》诗:“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

    读音:<

  • 草土

    读音:cǎo tǔ

    繁体字:草土

    意思:
     1.指居亲丧。
      ▶《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六月,丙子,以中书舍人苏检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时韦贻范在草土,荐检及姚洎于李茂贞。”
      ▶胡三省注:“居丧者寝

  • 疏烟

    读音:shū yān

    繁体字:疏煙

    意思:(疏烟,疏烟)
    谓香火冷落。
      ▶清·然修《金山》诗:“蕲王有庙疏烟冷,郭璞无坟乱石多。”

    解释:1.亦作\"踈烟\"。 2.谓香火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