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胥平叔太博通判湖州》 舟行无远近,柳影不随流。

舟行无远近,柳影不随流。

意思:船行无远近,柳影不随流。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胥平叔太博通判湖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江南水乡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看到的美景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先,诗中通过对柳树和舟船的描绘,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柳树在堤边依依不舍,而水中则有舟船泛泛而行,无论是舟船远近,柳树的影子却不会随着水流而动,展现出一种静态的美。 接着,诗中又描绘了江上的风和景致,东风带着粉絮在空中飞舞,鮆鱼在水中游动,船上的船夫准备捕捉这些鱼,表达出一种生活的乐趣和期待。同时,诗人也描绘了船上的燕子在樯端暂语,然后飞向高楼,表达出一种生活的动态和变化。 在楼上饮宴的场景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乐观情绪,明天将一起扬帆过南徐州,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诗中也描绘了吴地平湖的美丽景色,芙蕖在雨中摇曳,女艇在花底唱歌,表达出一种江南水乡的美丽和浪漫。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当前官职的感激和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和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浪漫情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依依堤边柳,泛泛水中舟。
舟行无远近,柳影不随流。
东风欲粉絮,相逐江上头。
正见鮆鱼来,贯条尾修修。
使斫横刀脍,便销千里愁。
樯端燕暂语,即飞入高楼。
楼上饶客饮,共候风色柔。
明朝同挂帆,直过南徐州。
吴地多平湖,缆柂明镜秋。
芙蕖拂雨舷,女艇花底讴。
不羡乘五马,却逢罗敷羞。
此官当此时,莫忆尘中游。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柳影

    读音:liǔ yǐng

    繁体字:柳影

    意思:柳树婆娑的身影。
      ▶南朝·梁简文帝《伤离新体》诗:“柳影长横路,槐枝深隐人。”
      ▶前蜀·顾敻《虞美人》词:“凭栏愁立双蛾细,柳影斜摇砌。”
      ▶宋·陈造《陪

  • 远近

    读音:yuǎn jìn

    繁体字:遠近

    英语:far and near

    意思:(远近,远近)

     1.远方和近处。
      ▶《易•繫辞上》:“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 无远

    (1).谓无论多远之处。《书·洛诰》:“彼裕我民,无远用戾。”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皇泽广被,惠济无远。”
    (2).指杳无涯际。 晋 习凿齿 《与释道安书》:“乘不疾之舆,以涉无远之道;命外身之驾,以应十方之求。”参见“ 无远弗届 ”。
    (3).不要疏远。《诗·小雅·伐木》:“籩豆有践,兄弟无远。” 高亨 注:“无远,即不要疏远。”

    读音:

  • 随流

    读音:suí liú

    繁体字:隨流

    意思:(随流,随流)

     1.应和合拍。
      ▶《文选•宋玉<高唐赋>》:“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李善注:“鸟之哀鸣,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随流者,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