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竿春睡酣。
意思:寺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竿春睡时。
出自作者[宋]关澥的《绝句》
全文赏析
《绝句》是宋代诗人关澥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雨馀芳草绿,石尽野塘浑。落日一声笛,断肠人倚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田野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下面我们来具体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人通过对雨后芳草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雨后的芳草更加翠绿,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里的“雨馀”二字,既表示雨已经停了,又暗示着诗人的心情也随着雨水的消散而变得明朗。
接着,诗人通过“石尽野塘浑”一句,描绘了雨后野塘的景象。石头被雨水冲刷得干净,野塘的水也变得浑浊。这里的“浑”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水的状态,又隐喻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然后,诗人通过“落日一声笛”一句,引出了诗的主题。落日时分,一声笛声传来,让人感到无尽的惆怅。这里的“落日”象征着生命的黄昏,而“一声笛”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哀伤。这种哀伤与前面的雨后芳草、野塘浑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刻。
最后,诗人通过“断肠人倚门”一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断肠的人倚在门前,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又似乎在回忆着什么。这里的“断肠”二字,既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又暗示着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总之,这首《绝句》通过对雨后田野景象的描绘,以及落日、笛声等元素的运用,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