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腊日》 猎鼓逢逢奏,寒冰齾齾消。

猎鼓逢逢奏,寒冰齾齾消。

意思:打猎鼓逢逢上,寒冰齾齾消。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腊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猎鼓逢逢奏,寒冰齾齾消》,它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描绘了一种特定的冬日景象或情感,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冬日画卷。 首句“猎鼓逢逢奏,寒冰齾齾消”中,“猎鼓”可能指的是冬季的狩猎鼓声,而“逢逢”则描绘了鼓声的响亮和连续。这鼓声打破了冬日的宁静,给人带来一种活力和生机。而“寒冰齾齾消”则描绘了寒冰消融的景象,这象征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天的即将到来。 接下来的句子“正怜风日暖,不似雪霜朝”表达了对温暖和煦的阳光和微风的喜爱,与冬天的严寒和霜雪形成鲜明对比。 “敢问祠黄石,休从击皁雕”这两句可能表达了一种思考和疑问,即是否应该追随前人的脚步去寻求名利,还是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追求真正的自我价值。这里可能暗含了对名利的反思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 最后两句“楚郊梅萼未,垅麦已多苗”描绘了楚郊的梅花尚未盛开,而田间的麦苗已经因为温暖的气候而长得过于茂盛。这进一步强调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同时暗示了一种新的希望和生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内心真实的追求。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猎鼓逢逢奏,寒冰齾齾消。
正怜风日暖,不似雪霜朝。
敢问祠黄石,休从击皁雕。
楚郊梅萼未,垅麦已多苗。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寒冰

    读音:hán bīng

    繁体字:寒冰

    意思:寒冷的冰。
      ▶《诗•大雅•生民》:“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晋·陆机《从军行》:“夏条集鲜藻,寒冰结冲波。”
      ▶元·王士熙《玉环引送伯庸北上》诗:“推

  • 逢逢

    读音:féng féng

    繁体字:逢逢

    意思:
     1.象声词。常形容鼓声。
      ▶《诗•大雅•灵臺》:“鼍鼓逢逢,矇瞍奏公。”
      ▶唐·李贺《鼓吹曲辞•上之回》:“蚩尤死,鼓逢逢。”
      ▶宋·牟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