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中兴颂碑》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意思: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当初燕国君臣互相尊重和信任的情景吗,荒凉涪水弃不收,当时有游人打块卖。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读中兴颂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深沉感慨,通过对唐朝末年潼关战事的描绘和对郭子仪等英雄事迹的赞扬,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 首联“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描绘了安史之乱的残酷场面,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痛心。颔联“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君王的流离,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 颈联“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赞扬了郭子仪等英雄人物的英勇和才智,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崇敬。 尾联“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百年兴废增感慨,当时数子今安在?”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诗中的语言简洁有力,情感深沉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此外,诗中提到的“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龙蛇字”,是对两位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和柳宗元的赞扬,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崇敬之情。诗中的“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更是表达了对优秀文化的追求和渴望,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厚意的诗歌,通过对历史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崇敬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龙蛇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谁持此碑入我室?
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兴废增感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游人

    读音:yóu rén

    繁体字:游人

    短语:观光者 度假者 观光客 旅行者

    英语:(n) tourist

    意思:(参见游人)

     1.无产业的流浪者。

  • 荒凉

    读音:huāng liáng

    繁体字:荒涼

    短语:

    英语:desolate

    意思:(荒凉,荒凉)

     1.南朝·梁·沈约《齐明帝哀策文》:“经原野之荒凉,属西成

  • 打碑

    读音:dǎ bēi

    繁体字:打碑

    意思:
     1.见“打穷碑”。
     
     2.拓碑。
      ▶宋·张耒《读<中兴颂碑>》诗:“君不见荒凉沼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宋·朱熹《考欧阳文忠公事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