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静尚疑兼雾细,灯摇应是逐风斜。
意思:檐静还怀疑兼雾细,灯应该是随风倾斜运动。
出自作者[唐]李咸用的《同友生春夜闻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雨三更洗物华,乱和丝竹响豪家。》是一首对春雨的生动描绘,通过对雨声、雨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首句“春雨三更洗物华,乱和丝竹响豪家。”描绘了深夜时分,春雨如丝如绵,洗涤着万物,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恩赐。而“乱和丝竹响豪家”一句,则巧妙地借用了人间的“丝竹之声”,反衬出春雨的静谧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春雨的滋润使得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滴繁知在长条柳,点重愁看破朵花。”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雨的形态,雨点密集而下,洒在柳树上,使得柳条更加翠绿。而春雨洒在花上,使得花儿更加娇艳,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带来了新的生机。诗人通过描绘春雨对万物的滋润,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檐静尚疑兼雾细,灯摇应是逐风斜。”这两句诗继续描绘春雨的景象,雨后的静谧中似乎还能听到雾气细雨的轻柔声音,而屋檐下灯光摇曳,应是随着风儿倾斜。这种细节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此时童叟浑无梦,为喜流膏润谷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在为春雨的到来而欢喜,因为春雨滋润了大地,使得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种普遍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关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雨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关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雨声、雨景的细腻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