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迤郎中使高丽》 初过清明野色繁,柳花榆荚扑轺轩。

初过清明野色繁,柳花榆荚扑轺轩。

意思:刚过清明野色繁,柳花榆荚扑轺轩。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送迤郎中使高丽》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初过清明野色繁,柳花榆荚扑轺轩》,作者通过描绘清明时节野外繁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联“清明野色繁,柳花榆荚扑轺轩”,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清明时节的野外景色,繁花似锦,柳絮飘飞,榆钱纷扬。通过“扑”字,诗人将柳花榆荚轻盈飘落之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让人置身其中,感受春天的气息。 颔联“中台应宿郎官贵,外国占星使者尊”,诗人借对官员的描述,表达了对社会地位和权力的思考。中台应宿是星官的名称,指代高官;郎官贵体现了官员的高贵身份和责任;而“外国占星使者尊”则表达了诗人对异国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颈联“海水无波分岛屿,扶桑见日认藩垣”,诗人通过描绘海水无波、岛屿清晰、扶桑见日等景象,表达了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海水无波象征着社会的平静和安宁,岛屿清晰可见则暗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而“认藩垣”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疆土的认同和守护之意。 尾联“东夷休请萧夫子,好把诗书问状元”,诗人以劝诫的口吻告诫东夷之地的民众,希望他们能够尊重并学习诗书,不要打扰萧夫子这样的文人学者。诗人对状元和萧夫子的赞美和对诗书的重视,体现了其对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社会地位、文化交流、和平生活以及文化传承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文化、教育、和平的深深关怀和责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初过清明野色繁,柳花榆荚扑轺轩。
中台应宿郎官贵,外国占星使者尊。
海水无波分岛屿,扶桑见日认藩垣。
东夷休请萧夫子,好把诗书问状元。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榆荚

    读音:yú jiá

    繁体字:榆莢

    英语:elm seeds

    意思:(榆荚,榆荚)
    亦作“榆筴”。
     
     1.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唿榆钱。
     

  • 柳花

    读音:liǔ huā

    繁体字:柳花

    意思:
     1.柳树开的花,呈鹅黄色。
      ▶唐·杜甫《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诗:“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元·张可久《凭阑人•暮春即事》曲:“小玉阑干月半掐,

  • 清明

    读音:qīng míng

    繁体字:清明

    短语:晴天 晴

    英语:clear and bright

    意思:
     1.物之轻清者。亦谓清澈明朗。
      ▶《荀子•解蔽》:

  • 野色

    读音:yě sè

    繁体字:野色

    意思: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唐·白居易《冀城北原作》诗:“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宋·王安石《见远亭一绝上王郎中》诗:“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
      ▶《醒世姻缘

  • 轺轩

    读音:yáo xuān

    繁体字:軺軒

    意思:(轺轩,轺轩)
    轻车。
      ▶《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纪信诳项,轺轩是乘。”
      ▶李周翰注:“轺轩,轻车也。”
      ▶《魏书•奚斤传》:“拜天部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