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黄龙清老三首》 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意思:骑驴找驴只是可笑,不是马喻马也成痴。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寄黄龙清老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只自知》是一首非常有趣的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先,“骑驴觅驴但可笑”,这句诗以骑驴人在路上寻找驴子,但却找不到的情景为比喻,表达了生活中的一些看似滑稽却实则常见的场景。这里,诗人用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人们在寻找目标时的迷茫和困惑,同时也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和困惑。 “非马喻马亦成痴”,这里的“非马喻马”是一种比喻,指的是把不同的事物拿来做比较,而这种比喻却成了痴迷的行为。诗人用这种比喻来表达对那些过于执着于某种观点或想法的人的看法,提醒人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过于固执己见。 “一天月色为谁好”,这句诗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诗人感叹月色之美,却无人欣赏,暗指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常常被人们忽视。 “二老风流只自知”,这里的“二老”指的是诗人自己和另一位作者或前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自我认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幽默、独特的视角和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未来的期待,读来让人感到既有趣又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只自知。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骑驴觅驴

    引用解释

    比喻物本已有而反外求。《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宋 黄庭坚 《寄黄龙清老》诗:“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语》:“繇此观之,人心明,即是天理,不可骑驴觅驴。”亦作“ 骑牛觅牛 ”。《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 百丈 ,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

  • 可笑

    读音:kě xiào

    繁体字:可笑

    短语:贻笑大方 捧腹

    英语:laughable

    意思:好笑。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若有知吾钟之不调,一何可笑。”

  • 但可

    读音:dàn kě

    繁体字:但可

    意思:犹言只须。
      ▶《三国志•魏志•钟会传》:“及会白邓艾不轨,文王将西,悌复曰:‘钟会所统,五六倍于邓艾,但可敕会取艾,不足自行。’”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红娘曰:‘但可赴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