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踏槐花犹入梦,老催蒲扇共投闲。
意思:忙着踏槐花还进入梦,老催蒲扇共有闲。
出自作者[宋]林景熙的《立秋日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苦热如焚想雪山,清商一夕破愁颜》是一首描绘夏日炎热,渴望清凉的诗篇。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炎热的夏日与清凉的雪山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清凉的渴望。
首句“苦热如焚想雪山”直接描绘了夏日的炎热,使人渴望寒冷的雪山。诗人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炎热的程度。
“清商一夕破愁颜”一句,诗人将希望寄托于清商,即商音,古代五音之一,通常代表秋季。在诗人看来,清商一夕破愁颜,意味着清凉的秋天将打破愁容,带来清凉。
“炎光断雨残虹外,凉意平芜远树间”这两句描绘了炎热的天气与凉意之间的对比。炎热的光芒阻断了雨的降临,天空中只剩下断虹和残虹。然而,在远处的平芜和树木之间,诗人看到了凉意的迹象。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望。
“忙踏槐花犹入梦”和“老催蒲扇共投闲”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清凉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诗人忙碌地踏着槐花,就像踏入梦中一样,暗示着诗人对清凉的渴望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不得不放弃手中的蒲扇,享受投闲的生活。
最后,“城头遥望累累冢,辽海荒寒鹤未还”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感慨和忧虑。诗人遥望城头,看到累累冢,想到了那些无法享受清凉的人们。同时,诗人也担忧辽海荒寒,鹤未还的景象,暗示着战乱和离别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将炎热的夏日与清凉的雪山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忧虑。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