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邓为山》 五十为儒方自得,肯从京洛趁长裾。

五十为儒方自得,肯从京洛趁长裾。

意思:50为儒家正得意,肯从京洛搭乘长后襟。

出自作者[明]姚咨的《赠邓为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诗人移居古城隅,追求宁静生活和学术研究的诗篇。 首句“移家远就古城隅”,表达了诗人离开繁华都市,选择在古城隅安家的决心。这里的“古城隅”象征着远离尘嚣、清静的环境,诗人希望在这里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第二句“流水春来日满渠”,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小溪中的水涨满了渠道,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春来”则暗示着生命的新生和希望。 第三句“踪迹已同贞士隐”,意味着诗人已经隐居起来,过上了与贞士(指品德高尚的人)一样的生活。这里的“隐”字,既表示诗人的身体隐居,也暗示着他的心灵追求。 第四句“殷勤不废古人书”,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他虽然过着隐居生活,但仍然勤奋地研读古籍,不放弃对古人智慧的追求。 第五句“当窗鸟语开帘后”,描绘了诗人在窗前聆听鸟儿歌唱的场景。这里的“鸟语”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而“开帘”则暗示着诗人敞开心扉,拥抱自然。 第六句“泛几晴光洒翰初”,描述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的情景。这里的“晴光”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洒翰初”则暗示着诗人开始创作的心情。 第七句“五十为儒方自得”,表达了诗人在五十岁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这里的“儒”字,既表示诗人的身份,也暗示着他对儒家文化的喜爱和推崇。 最后一句“肯从京洛趁长裾”,意味着诗人不愿意跟随京城的潮流,而是选择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这里的“京洛”象征着繁华的都市,而“长裾”则暗示着诗人的高雅品味和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移家远就古城隅,流水春来日满渠。
踪迹已同贞士隐,殷勤不废古人书。
当窗鸟语开帘后,泛几晴光洒翰初。
五十为儒方自得,肯从京洛趁长裾。

关键词解释

  • 京洛

    读音:jīng luò

    繁体字:京洛

    英语:capital

    意思:亦作“京雒”。
     
     1.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
      ▶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

  • 自得

    读音:zì dé

    繁体字:自得

    短语:自得其乐 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英语:self-congratulation

    意思:
     1.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
      ▶《

  • 长裾

    读音:cháng jū

    繁体字:長裾

    意思:(长裾,长裾)

     1.指长衣。
      ▶《孔丛子•儒服》:“子高衣长裾,振裒袖,方屐麤翣,见平原君。”
     
     2.长袖。
      ▶三国·魏·曹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