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到洛下闲游》 汉庭重少身宜退,洛下闲居迹可逃。

汉庭重少身宜退,洛下闲居迹可逃。

意思:汉庭重少身应退,洛阳闲居轨迹可以逃避。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初到洛下闲游》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朝廷重臣,虽然身份显赫,但年岁已高,渐感力不从心,因此产生了隐退的想法。他在洛阳过着闲适的生活,逃避了朝廷的繁忙和压力。虽然他已年老丑陋,但还是喜欢和同伴一起入朝,寻找春天的醉意,尚存一丝粗豪之气。他带着新装的诗卷,用曾经赐给的袍服换酒喝。他曾经身居高位,率领千骑,至今仍然踌躇满志,保持着马头高昂的姿态。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诗中的词语简练生动,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并列等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庭重少身宜退,洛下闲居迹可逃。
趁伴入朝应老丑,寻春放醉尚粗豪。
诗携彩纸新装卷,酒典绯花旧赐袍。
曾在东方千骑上,至今躞蹀马头高。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汉庭

    读音:hàn tíng

    繁体字:漢庭

    意思:(汉庭,汉庭)
    指汉朝。
      ▶汉·张衡《思玄赋》:“王肆侈于汉庭兮,卒衔恤而绝绪。”
      ▶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汉庭和异域,《晋史》坼中臺。”

  • 闲居

    读音:xián jū

    繁体字:閑居

    英语:seclusion

    意思:(闲居,闲居)
    I
    亦作“间居”。亦作“闲居”。
      间杂相居。
       ▶《诗•小雅•巷伯》“成是南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