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梦得暮春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 ]应怜洛下分司伴,冷宴闲游老看花。

]应怜洛下分司伴,冷宴闲游老看花。

意思:]应怜洛阳分司伴,冷宴闲游老看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同梦得暮春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亲友的友情和生活的美好。 首先,诗中提到了“龙节对持真可爱,雁行相接更堪夸”,这是对两位亲友之间深厚友情的赞美。龙节是对官职的象征,他们相互扶持,如同雁行一般,互相照应,令人羡慕。 “两川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这两句诗描绘了他们共享的美好生活环境,无论是两川的风光还是千里江山,都充满了和谐与美好。 “鲁卫定知联气色,潘杨亦觉有光华。”这两句诗进一步赞美了他们的友情,就像鲁卫之好一样,他们的友情也充满了温暖和光明。 最后,“予与二公皆忝姻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深厚的感情和亲密的关系感到自豪。 “应怜洛下分司伴,冷宴闲游老看花。”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洛下分司生活的感慨,虽然这种生活可能有些孤独和冷清,但诗人却享受着这种安静和悠闲,独自欣赏着花儿的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感激和欣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节对持真可爱,雁行相接更堪夸。
两川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
鲁卫定知联气色,潘杨亦觉有光华。
[予与二公皆忝姻戚。
]应怜洛下分司伴,冷宴闲游老看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洛下

    读音:luò xià

    繁体字:洛下

    意思:
     1.指洛阳城。
      ▶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悱文》:“调逸许中,声高洛下。”
      ▶宋·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

  • 分司

    读音:fēn sī

    繁体字:分司

    英语:fensi

    意思:
     1.分掌;分管。
      ▶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是以五正置于朱宣,下民不忒。”

  • 宴闲

    读音:yàn xián

    繁体字:宴閑

    意思:
    谓日常生活。
      ●明沈德符《野获编·宫闱·今上笃厚中宫》:“自今上移跸后,惟翊坤郑贵妃,及他宠嫔侍左右,中宫不复得时奉宴闲。”

  • 看花

    读音:kàn huā

    繁体字:看花

    意思: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施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