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春杂言》 春风一夜来,花叶何班班。

春风一夜来,花叶何班班。

意思:春风一夜来,花叶什么班班。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感春杂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中通过对鸠鸣雀噪的描述,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鸠和雀都是常见的鸟类,它们的叫声在春天尤为响亮,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这种描述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认为春天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季节。 接着,诗中通过对比草木和鸟类的生长,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提到“砌下两株树,枯条有谁攀。春风一夜来,花叶何班班。”这里用枯树在春风的吹拂下重新焕发生机的景象,强调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奇迹。这种对比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浪费时光。 然后,诗中通过感叹人类不如草木和飞翾,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诗中提到“自从春来何所觉,但怪睡美不觉白日高南山。行逢百花不著眼,岂念四气如回环”,认为人类在春天的美好中容易沉溺于享乐,而忽略了时间的流逝。这种反思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最后,诗中通过自嘲和讽刺,表达了对愚顽之人的批评。诗中提到“俟河之清不可得,聊自歌此讥愚顽。”认为人们应该更加努力,不要虚度时光,否则将会陷入困境。这种自嘲和讽刺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不要被愚顽所蒙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同时也批评了那些愚顽之人。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鸠鸣兮屋上,雀噪兮檐间。
百鸟感春阳,有如动机关。
雄雌相呼和,日夕聒聒不得闲。
砌下两株树,枯条有谁攀。
春风一夜来,花叶何班班。
乃知天巧夺人力,能使枯木生红颜。
奈何人为万物灵,不及草木与飞翾。
自从春来何所觉,但怪睡美不觉白日高南山。
行逢百花不著眼,岂念四气如回环,却思年少忆前事,虽有驵骏难追还。
奈何来日尚可乐,曾不勉强相牵扳。
渌酒如春波,黄金为谁悭。
人生一世中,一步百险艰。
俟河之清不可得,聊自歌此讥愚顽。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花叶

    引用解释

    花片,花瓣。《宋书·符瑞志下》:“花叶谓之英。” 唐 李商隐 《牡丹》诗:“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清 龚自珍 《齐天乐》词:“花叶书成,云萍影合,沟水无情流去。”

    读音:huā yè

  • 夜来

    读音:yè lái

    繁体字:夜來

    英语:yesterday

    意思:(夜来,夜来)

     1.入夜。
      ▶唐·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2.

  • 春风

    读音:chūn fēng

    繁体字:春風

    英语:spring breeze

    意思:(春风,春风)

     1.春天的风。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

  • 一夜

    (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
  • 班班

    读音:bān bān

    繁体字:班班

    英语:every class

    意思:
     1.明显貌;显着貌。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余畏禁,不敢班班显言,窃为《穷鸟赋》一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