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临江仙·峭碧参差十二峰》 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

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

意思:石壁霞衣还是半挂,松风长似琴。

出自作者[唐]牛希济的《临江仙·峭碧参差十二峰》

全文创作背景

《临江仙·峭碧参差十二峰》是唐朝诗人牛希济所作的一首词,创作背景与巫山神女相遇的故事有关。词人在行船途中,经过巫峡,被峭壁参差的十二峰所吸引,进而联想到与此相关的神女故事。神女的传说触动了词人的情思,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从而写下了这首咏古抒怀的词作。词中通过对巫山神女故事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古代风流佳话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峭碧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
瑶姬宫殿是仙踪。
金炉珠帐,香霭昼偏浓。
一自楚王惊梦断,人间无路相逢。
至今云雨带愁容。
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
谢家仙观寄云岑,岩萝拂地成阴。
洞房不闭白云深。
当时丹灶,一粒化黄金。
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
时闻唳鹤起前林。
十洲高会,何处许相寻。
渭阙宫城秦树凋,玉楼独上无憀。
含情不语自吹箫。
调清和恨,天路逐风飘。
何事乘龙人忽降,似知深意相招。
三清携手路非遥。
世间屏障,彩笔画娇饶。
江绕黄
作者介绍 牛希济简介
五代词人。(872?~?)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

关键词解释

  • 松风

    读音:sōng fēng

    繁体字:鬆風

    意思:(松风,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宋·颜延之《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垄生。”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

  • 鸣琴

    读音:míng qín

    繁体字:鳴琴

    意思:(鸣琴,鸣琴)

     1.琴。
      ▶《韩非子•说林下》:“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

  • 石壁

    读音:shí bì

    繁体字:石壁

    英语:cliff; precipice

    意思:陡立的山巖。
      ▶晋·葛洪《神仙传•孙博》:“山间石壁,地上盘石,博入其中,渐见背及两耳,良久都没。”
     

  • 霞衣

    读音:xiá yī

    繁体字:霞衣

    意思:
     1.以云霞为衣。
      ▶南朝·梁·沈约《和刘中书仙诗》之二:“殊庭不可及,风熛多异色;霞衣不待缝,云锦不须织。”
      ▶南朝·梁·江淹《惜晚春应刘秘书》诗:“霞衣已具

  • 风长

    读音:fēng cháng

    繁体字:風長

    意思:(风长,风长)
    风大。
      ▶南朝·梁元帝《香炉铭》:“火微难尽,风长易闻。”
      ▶唐·王昌龄《留别伊阙张少府郭都尉》诗:“日晚劝取别,风长云逐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