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漫书五首》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意思:四翁认识形势保安闲,要为生命暂时出山。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漫书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似乎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外的思乡之情,以及他对生活的深深感慨。他表达了尽管想要寻找闲适的生活,但却总是忙碌于旅途,无法得闲。离开家乡,渐行渐远,乡音渐异,让他开始感到陌生,甚至对原本熟悉的莺声也产生了怨恨,因为它让他想起了远方的故乡。 同时,诗中也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溪边的桑麻,山间的民居,这些平凡的事物却常常引起他的怅然若失。行人频繁地眺望远方,并不是因为喜欢杜鹃花,而是因为杜鹃花让他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诗中还通过动物的爱憎,表达了世事的复杂和无常。麋鹿爱鹤,鹿却憎龟,爱憎之分,皆因缘分。诗人感慨自己没有足够的才智去理解和应对这些复杂的世事。 最后,诗人赞扬了四翁的睿智和安详,他能识时务,保平安,虽然为了生计暂时出山,但他的心迹依然高尚。诗人对此感到惭愧,自叹不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
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海上昔闻麋爱鹤,山中今日鹿憎龟。
爱憎止竟须关分,莫把微才望所知。
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生灵

    读音:shēng líng

    繁体字:生靈

    短语:生人 萌 公民 百姓 群氓 老百姓 黎民 人民 民 苍生 庶民 平民 庶 赤子 国民

    英语:the people

    <

  • 出山

    读音:chū shān

    繁体字:出山

    英语:come out of retirement and take up an official post; leave the mountain area

    意思:

  • 保安

    读音:bǎo ān

    繁体字:保安

    短语:保护 护 维护 卫护 掩护 保障 护卫

    英语:ensure public security

    意思:谓对人或事物加以保护,使之安

  • 四翁

    读音:sì wēng

    繁体字:四翁

    意思:指商山四皓。
      ▶唐·骆宾王《畴昔篇》诗:“谁能跼迹依三辅,会就商山访四翁。”
      ▶唐·司空图《漫书》诗之五:“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参见“四皓”。

  • 为生

    读音:wéi shēng

    繁体字:為生

    英语:to make a living

    意思:(为生,为生)
    犹谋生。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