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得长春两株植之窗前》 乡邑已无路,僧庐今是家。

乡邑已无路,僧庐今是家。

意思:家乡已经无路可走,现在这家僧房。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得长春两株植之窗前》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乡邑已无路,僧庐今是家。聊乘数点雨,自种两丛花。篱落失秋序,风烟添岁华。衰翁病不饮,独立到栖鸦。》以一种朴素而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年迈的农民在僧庐中独自生活的场景。 首句“乡邑已无路,僧庐今是家”,直接点明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变迁,原本的乡邑如今已经无法辨认,只有僧庐还保留着曾经的痕迹。这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聊乘数点雨,自种两丛花。”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只是在雨天乘着雨种花,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诗意。 “篱落失秋序,风烟添岁华。”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周围环境,秋天的篱笆已经消失,风烟增添了一年的时光。这种景象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 “衰翁病不饮,独立到栖鸦。”诗人以一个年迈的农民形象出现,虽然身体衰弱,但精神矍铄。他独立到栖鸦,表达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坚韧。 整首诗以一种深沉而淡泊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年迈的农民在僧庐中独自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执着和坚韧。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乡邑已无路,僧庐今是家。
聊乘数点雨,自种两丛花。
篱落失秋序,风烟添岁华。
衰翁病不饮,独立到栖鸦。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乡邑

    读音:xiāng yì

    繁体字:鄉邑

    意思:(乡邑,乡邑)

     1.上古指乡遂的城邑。犹乡里。
      ▶《周礼•地官•乡师》:“以司徒之大旗,致众庶而陈之,以旗物辨乡邑,而治其政令刑禁。”
      ▶郑玄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