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玉簟凉·秋是愁乡》
芳信准,更敢寻、红杏西厢。
芳信准,更敢寻、红杏西厢。
意思:
他相信标准,再敢不久、红杏西厢。
出自作者[宋]史达祖的《玉簟凉·秋是愁乡》
全文创作背景
史达祖的《玉簟凉·秋是愁乡》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秋天的氛围和作者的个人感受有关。史达祖在秋天感受到了一种忧愁的氛围,因此他将秋天比喻为“愁乡”。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如雁声、西风、黄叶、淡月、寒花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之情。同时,词中也涉及到史达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使得这首词更加感人肺腑。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可以阅读相关论文。
相关句子
夜冷西厢。
--
出自《减字木兰花 崔女郎像》作者:[元]邵亨贞
顾视东西厢。
--
出自《当车已驾行》作者:[魏晋]曹植
凉月到西厢。
--
出自《眼儿媚·凄风吹露湿银床》作者:[宋]张鎡
东西厢,客满堂。
--
出自《气出唱》作者:[魏晋]曹操
随皓彩、过西厢。
--
出自《木兰花慢·碧霄澄暮霭》作者:[宋]周密
黄昏帘幕卷西厢。
--
出自《鹧鸪天·金节平分院落凉》作者:[宋]谢逸
月移花影西厢。
--
出自《四字令/醉太平》作者:[宋]李彭老
芳信歇。
--
出自《摸鱼儿·记当年》作者:[宋]王学文
芳信断。
--
出自《乌夜啼·小桃落尽残红》作者:[宋]蒋元龙
芳信难寻。
--
出自《减字木兰花·西楼明月》作者:[宋]魏夫人
芳信绝。
--
出自《千秋岁·柔肠寸折》作者:[宋]李之仪
芳信拆。
--
出自《谒金门·芳信拆》作者:[宋]吕胜己
敢寻五世蓬莱路,异姓王孙尚避名。
--
出自《次韵十二弟所寄》作者:[宋]晁说之
分疏胡越敢寻盟,义重丘山肯忘势。
--
出自《改秩注县西归过上饶见太守同年莫郎中》作者:[宋]曾丰
晓眉歌得白居易,貌卓{两字左均加兀}卢郎更敢寻。
--
出自《寄卢协律》作者:[唐]白居易
红杏都开遍。
--
出自《清平乐·溪回沙浅》作者:[宋]辛弃疾
红杏墙头树。
--
出自《梁州令·红杏墙头树》作者:[宋]欧阳修
红杏白梨肌理。
--
出自《如梦令·红杏白梨肌理》作者:[宋]史浩
卷帘红杏香。
--
出自《菩萨蛮·午阴未转晴窗暖》作者:[宋]晁端礼
红杏梢头怨。
--
出自《点绛唇·护雨烘晴》作者:[宋]赵彦端
诗句原文
秋是愁乡。
自锦瑟断弦,有泪如江。
平生花里活,奈旧梦难忘。
蓝桥云树正绿,料抱月、几夜眠香。
河汉阻,但凤音传恨,阑影敲凉。
新妆。
莲娇试晓,梅瘦破春,因甚却扇临窗。
红巾衔翠翼,早弱水茫茫。
柔指各自未翦,问此去、莫负王昌。
芳信准,更敢寻、红杏西厢。
作者介绍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
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代表作《双双燕·咏燕》,风格工巧绮丽,让人看出在一个饱受折磨的外表之下是一个灵动轻盈的灵魂。
关键词解释
芳信
读音:
fāng xìn
繁体字:
芳信
意思:
1.花开的讯息。春日百花盛开,因亦以指春的消息。
▶宋·苏轼《谢关景仁送红梅栽》诗之一:“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宋·尤袤《入春半月未有梅花
芳信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