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秦楼月/忆秦娥》
燕支湿。
燕支湿。
意思:
燕支潮湿。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秦楼月/忆秦娥》
全文赏析
【注释】
①鹁鸠:亦称鹁鸪,天将雨,其鸣甚急。
②浥:湿润。
③燕支:一种可作胭脂的花。
【评解】
时届惊蛰,雷声隐隐,绿杨随风,浓杏拂墙,燕支重色,处处呈现出春日景色。词
末点出“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顿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词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石湖为南宋大诗人之一。其诗极清疏有致,词亦如之。
相关句子
越人北向燕支。
--
出自《沁园春·我生不辰》作者:[宋]刘氏
泪湿燕支红沁。
--
出自《桃源忆故人·雨斜风横香成阵》作者:[宋]朱敦儒
燕支山中风飘飘。
--
出自《忆秦娥·马萧萧》作者:[宋]汪元量
裛残别袖燕支雨。
--
出自《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作者:[宋]黄公度
燕支坡下路,语如簧。
--
出自《小重山·凉入秋檐雨意长》作者:[宋]黄铸
燕泥新湿花雨湿斑,四牡趣响东郊还。
--
出自《堰上行上周宪》作者:[宋]吴泳
湿秋光。
--
出自《江城子·满城风雨近重阳》作者:[元]倪瓒
风露湿麒麟。
--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廖刚
细雨黄花湿。
--
出自《霜天晓角·西风又急》作者:[宋]吴礼之
烟雨湿阑干。
--
出自《菩萨蛮·春愁一段来无影》作者:[宋]萧汉杰
微雨湿昏黄。
--
出自《菩萨蛮·萋萋欲遍池塘草》作者:[宋]邓肃
清露湿幽香。
--
出自《促拍丑奴儿》作者:[宋]朱敦儒
湿萤火大。
--
出自《点绛唇·暗里追凉》作者:[近代]王国维
云湿纱窗。
--
出自《一翦梅 中秋无月》作者:[宋]辛弃疾
诗句原文
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燕支
读音:
yàn zhī
繁体字:
燕支
意思:
1.草名。可作红色染料。
▶晋·崔豹《古今注•草木》:“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
▶《南史•齐纪下•废帝海陵王
燕支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