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汤伯纪秘书》 挽留天语极谆谆,愿为明时远牧民。

挽留天语极谆谆,愿为明时远牧民。

意思:挽留天对极谆谆,愿为明时远牧民。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寄汤伯纪秘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坚守和对清廉为政的追求。 首句“挽留天语极谆谆,愿为明时远牧民”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殷切期望,希望为朝廷服务,为民众谋福利。 “倏去居然令国削,至清浑不怕州贫”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忧虑,他看到政治环境的改变使得国家衰落,而清廉的治理并不畏惧州的贫穷。 “断无苞匪聊崇俭,才用蒲鞭亦害仁”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节俭和仁政的坚持,他认为没有铺张浪费,只用蒲鞭(象征轻微的惩罚)也能体现仁政。 最后,“莫比寻常骑竹马,使君元结一流人”是对自己和同道的期许,不要只追求表面的繁华,而应像元结一样,做一个真正为民、清廉的官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理想和清廉为政的坚守,同时也对现实政治环境的忧虑和批判。诗人的态度和情感真挚而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挽留天语极谆谆,愿为明时远牧民。
倏去居然令国削,至清浑不怕州贫。
断无苞匪聊崇俭,才用蒲鞭亦害仁。
莫比寻常骑竹马,使君元结一流人。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明时

    读音:míng shí

    繁体字:明時

    意思:(明时,明时)

     1.阐明天时的变化。
      ▶《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梁·陆倕《新刻

  • 谆谆

    读音:zhūn zhūn

    繁体字:諄諄

    短语:热诚 恳挚 披肝沥胆 倾心 纯真 热切 由衷 诚恳 开诚布公 诚心诚意 实心 诚 虔诚 精诚 义气 推心置腹 诚挚 竭诚 至诚 真诚

    英语

  • 牧民

    读音:mù mín

    繁体字:牧民

    英语:herdsman

    意思:
     1.治民。
      ▶《国语•鲁语上》:“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

  • 挽留

    读音:wǎn liú

    繁体字:輓留

    短语:

    英语:detainment

    意思:(参见輓留)
    使将要离去者留下。
      ▶宋·苏轼《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作亭岭上名曰过溪

  • 天语

    读音:tiān yǔ

    繁体字:天語

    意思:(天语,天语)

     1.上天之告语。
      ▶唐·李白《明堂赋》:“听天语之察察,拟帝居之将将。”
      ▶宋·李清照《渔家傲》词:“彷彿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