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已亥杂诗 107》 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意思:年轻人挽起缰绳澄清意,厌倦了应怜缩手时。

出自作者[清]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107》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今日不挥闲涕泪,渡江只怨别蛾眉。》是一首描绘了作者内心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的诗。它通过描绘一个曾经怀抱壮志、渴望改变世界的少年,如今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施展抱负,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感慨。 首先,诗中的“揽辔澄清意”是一个典故,源自于《后汉书·范冉传》中的“揽辔澄清”之典,表示作者曾经怀抱壮志,渴望为国家安定、人民幸福而努力。然而,“倦矣应怜缩手时”则表达了作者如今已经对时局感到疲倦,因为现实环境让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这种无奈和失落之情,通过“倦矣”二字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其次,“今日不挥闲涕泪”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时局的愤怒和不满,他无法忍受现状,无法释怀过去的抱负和理想。而“渡江只怨别蛾眉”则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只能默默地流泪,独自面对着未知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少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共鸣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歌,它通过描绘一个少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这首诗的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今日不挥闲涕泪,渡江只怨别蛾眉。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关键词解释

  • 缩手

    读音:suō shǒu

    繁体字:縮手

    英语:draw back one\'s hand; shrink

    意思:(缩手,缩手)
    袖手;停手。
      ▶《尔雅•释鸟》“鹳鷒鶝鶔”邢昺疏引晋·郭璞

  • 澄清

    读音:chéng qīng

    繁体字:澄清

    短语:澄清 澄 洌 潇 廓清 纯净 清 清明

    英语:(v) settle

    意思:(参见澂清)
    I
    使杂质沉

  • 少年

    读音:shào nián

    繁体字:少年

    短语: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

    英语:juvenile

    意思:I
    不几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

  • 揽辔

    读音:lǎn pèi

    繁体字:攬轡

    意思:(揽辔,揽辔)

     1.挽住马缰。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唐·张文琮《蜀道难》诗:“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