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尘纲,出凡笼。
意思:离开尘纲,从所有笼。
出自作者[元]马钰的《捣练子 离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出修行者离尘出世、追求真理的诗歌。它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修行者面对尘世和凡间的诱惑,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自我净化和修炼,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
首先,诗中描述了修行者离开尘世,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如同箭矢离弦,奔向了未知的未来。这里的“离尘纲,出凡笼”形象地表达了修行者挣脱世俗枷锁,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
接着,“*头垢面类愚蒙”描绘了修行者洗尽铅华,不施粉黛的形象,他们不再追求表面的华丽和虚荣,而是追求内在的纯净和真实。这种朴素无华的形象,象征着他们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愚昧和无知。
“眼如盲,耳如聋”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他们已经超越了感官的束缚,不再被外在的声色所迷惑。这里的“眼如盲,耳如聋”象征着修行者已经达到了心灵的澄明和寂静。
“金为箭,玉为弓”则描绘了修行者的修行工具和手段。他们以金玉为箭矢和弓弩,象征着他们的修行如同射箭一般精准有力。这里的“木人射透水晶宫”则象征着修行者通过修炼,能够穿透一切虚妄和迷惑,直达真理的彼岸。
最后,“赴蓬瀛,玉路通”描绘了修行者的未来之路。他们将前往蓬莱仙岛和瀛洲福地,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真理。这里的“玉路通”象征着修行者已经找到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他们将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直至达到彼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修行者追求真理的过程和境界。他们摆脱了尘世的束缚,洗尽铅华,超越了感官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澄明和寂静。他们以金玉为箭矢和弓弩,通过修炼,能够穿透一切虚妄和迷惑,直达真理的彼岸。这首诗充满了对修行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句子
- 厌离尘垢。-- 出自《喜迁莺·厌离尘垢》作者:[宋]无名氏
- 离尘参。-- 出自《战掉丑奴儿 赠刘叔建马长吉》作者:[元]马钰
- 幼悟离尘。-- 出自《行香子 忆师父训号白云子,名丹桂,字昌龄》作者:[元]王丹桂
- 早离尘缘得所宜。-- 出自《金莲出玉花 赠刘公见惠鞋,以词赠之》作者:[元]马钰
- 脱凡笼。-- 出自《长思仙》作者:[元]谭处端
- 脱了凡笼。-- 出自《采桑子 道友问变化(原误作巫山一段云,兹》作者:[元]王哲
- 出凡笼,无系绊。-- 出自《苏幕遮 别子》作者:[元]马钰
- 劈碎凡笼无*碍。-- 出自《解愁》作者:[元]长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