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书相公谿亭闲宴依韵》 东山长许醉,何事忆天台。

东山长许醉,何事忆天台。

意思:东山长许醉,什么事回忆天台。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中书相公谿亭闲宴依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雨后亭中闲适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雨霁秋光晚,亭虚野兴回”,描绘了雨后秋日的景象,天空变得清澈明亮,亭子也变得空旷起来,诗人的兴致也随之回转。这句诗通过视觉和感觉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秋日的清新和宁静。 “沙鸥掠岸去,溪水上阶来”是诗中最为动人的句子之一,通过沙鸥掠过岸边,溪水漫上台阶的描绘,展现了秋日雨后大自然的变化和生机。沙鸥是常见的秋日水鸟,其掠岸飞行的形象在这里被描绘得十分生动,与溪水上阶的景象相互呼应,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客傲风欹帻,筵香菊在杯”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客人坐在亭中,享受着秋风的轻拂,头巾也因此微微倾斜。筵席上摆放着菊花,香气四溢,诗人举杯畅饮,享受着自然的恩赐和人生的乐趣。 最后一句“东山长许醉,何事忆天台”,表达了诗人对东山美景的留恋和对天台山的思念。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天台山再美,也比不上眼前的东山之景,让他能够尽情陶醉。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雨后亭中闲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享受。诗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霁秋光晚,亭虚野兴回。
沙鸥掠岸去,溪水上阶来。
客傲风欹帻,筵香菊在杯。
东山长许醉,何事忆天台。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天台

    读音:tiān tāi

    繁体字:天檯

    英语:balcony

    意思:(参见天臺)
    山名。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杨珽《龙膏

  • 东山

    读音:dōng shān

    繁体字:東山

    英语:east mountain

    意思:(东山,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朱熹集传:“东山,所征之

  • 何事

    读音:hé shì

    繁体字:何事

    英语:what

    意思: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方干《经周处士故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