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六夜待月海上》 万顷银涛俱皎洁,一轮金魄尚团栾。

万顷银涛俱皎洁,一轮金魄尚团栾。

意思:万顷银涛都皎洁,一轮金魄还团栾。

出自作者[宋]李洪的《十六夜待月海上》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月到中秋已壮观,更看飞出海边滩》是一首对中秋之月进行赞美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在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以及月亮在海边的独特景色,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首联“月到中秋已壮观,更看飞出海边滩。”诗人以“壮观”一词来形容中秋之月,可见其对月亮的描绘充满了敬畏和赞美之情。而“飞出海边滩”的描绘,更是给人一种月亮从海面上升起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颔联“光连贝阙鲸鲵骇,冷射蓬壶屭赑寒。”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月亮的光芒照射在海底神庙(贝阙)上,使得海洋生物为之惊骇;同时,月亮的冷光又照射在神话中的仙岛(蓬壶)上,使得仙岛上的神兽为之感到寒冷。这两句诗将月亮的神秘、壮丽和冷艳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万顷银涛俱皎洁,一轮金魄尚团栾。”诗人用“银涛俱皎洁”来形容月光照耀下的大海,给人一种银白色的海洋波涛都变得明亮洁净的感觉;而“一轮金魄尚团栾”则描绘了月亮的圆润和明亮。这两句诗将月亮和大海的美丽融为一体,进一步增强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尾联“当年太白曾观此,宁肯呼为白玉盘。”诗人以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为比,暗示自己也欣赏月亮之美,不愿将其称为白玉盘。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也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月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喻和引用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到中秋已壮观,更看飞出海边滩。
光连贝阙鲸鲵骇,冷射蓬壶屭赑寒。
万顷银涛俱皎洁,一轮金魄尚团栾。
当年太白曾观此,宁肯呼为白玉盘。

关键词解释

  • 团栾

    读音:tuán luán

    繁体字:團欒

    英语:round

    意思:(团栾,团栾)

     1.犹檀栾。竹秀美貌。亦用作竹的代称。
      ▶南朝·宋·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诗:“澹潋结寒姿,

  • 银涛

    读音:yín tāo

    繁体字:銀濤

    意思:(银涛,银涛)

     1.银白色的波涛。
      ▶宋·杨万里《已至湖尾望见西山》诗:“好风稳送五湖船,万顷银涛半霎开。”
      ▶清·叶廷琯《吹网录•念奴娇第二阙为在

  • 一轮

    读音:yī lún

    繁体字:一輪

    英语:round

    意思:(一轮,一轮)

     1.表数量。用称圆月、红日等。
      ▶唐·孟郊《读张碧集》诗:“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 万顷

    读音:wàn qǐng

    繁体字:萬頃

    英语:(fig.) A large area.

    意思:(万顷,万顷)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
      ▶《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