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献三川守刘公》 半年三度转蓬居,锦帐心阑羡隼旟。

半年三度转蓬居,锦帐心阑羡隼旟。

意思:半年三度折蓬住在,锦帐心尽羡隼旗。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寄献三川守刘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描述一种特定的环境和他自己的感受。它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描绘场景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宫廷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作者通过描述三川的歌颂、十二楼前的侍从臣、关闭的鸟笼和开放的狩猎场,表达了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的向往。他希望像麒麟那样自由奔跑,不受束缚。这种对自由的渴望,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接着,诗中提到了作者的朋友和他们的生活状态。作者对花前饮酒、月下醉酒的生活感到羡慕,同时也对朋友的离去感到惋惜。这种对友情和生活的怀念,也是作者情感的一部分。 诗的最后一部分,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感叹自己像秦塞雁一样漂泊不定,同时也期待着朋友的关心和书信。他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春酒,不要因为生活的困苦而感到忧虑。这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是作者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生活、友情、生活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它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川歌颂彻咸秦,十二楼前侍从臣。
休闭玉笼留鸑鷟,早开金埒纵麒麟。
花深稚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
自笑东风过寒食,茂陵寥落未知春。
半年三度转蓬居,锦帐心阑羡隼旟。
老去自惊秦塞雁,病来先忆楚江鱼。
长闻季氏千金诺,更望刘公一纸书。
春雪未晴春酒贵,莫教愁杀马相如。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蓬居

    读音:péng jū

    繁体字:蓬居

    意思:用蓬草盖的住所。指贫穷者住的简陋房屋。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华屋非蓬居,时髦岂余匹。”
      ▶唐·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碑》:“故蓬居穷巷,轩冕

  • 三度

    读音:sān dù

    繁体字:三度

    意思:I
    三种尺寸。
       ▶《周礼•考工记•辀人》:“辀有三度,轴有三理。国马之辀,深四尺有七寸,田马之辀,深有四尺,驽马之辀,深三尺有三寸。”
    II
    指治国必须考虑

  • 转蓬

    读音:zhuǎn péng

    繁体字:轉蓬

    英语:wander about like stray leaves in the wind-wandering; adrift; homeless; forsaken

  • 隼旟

    读音:sǔn yú

    繁体字:隼旟

    意思:
     1.画有隼鸟的旗帜。古代为州郡长官所建。语本《周礼•春官•司常》:“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州里建旟,县鄙建旐。”
      ▶唐·刘禹锡《泰娘歌》:“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