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御製读史记诗》 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通。

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通。

意思: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相通。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奉和御製读史记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古代历法的制定者陶唐明,他通过观察天象,掌握了正确的天文数据,从而制定了历法,使得时间和天象相吻合。这首诗的主题是历法制定和时间的把握,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和对时间的珍视。 首句“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通”,描绘了陶唐明通过观察天象,掌握了正确的天文数据,使得时间和天象相吻合的情景。这一句表达了陶唐明的智慧和才能,以及他对天象的深入理解。 “举正分星度,归馀定岁功”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陶唐明制定历法的过程和成果。通过精确的星度测量和分类,他确定了时间的正确尺度,使得时间的流逝有了准确的衡量标准。这一句表达了陶唐明对时间的精确把握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弥隆”两句,赞美了陶唐明的历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新的一年的开始有了正确的名称和时间,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好的基础。这一句表达了对陶唐明智慧的赞美和对人类文明的期待。 最后“自此垂三代,循环协大中”两句,表达了陶唐明的历法将影响三代人,并与天地自然相协调。这一句强调了陶唐明的历法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和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古代历法的制定者陶唐明,表达了对他的智慧和贡献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时间的珍视和对人类文明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通。
举正分星度,归馀定岁功。
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弥隆。
自此垂三代,循环协大中。
作者介绍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陶唐

    读音:táo táng

    繁体字:陶唐

    意思:
     1.古帝名。即唐尧。
      ▶帝喾之子,姓伊祁,名放勛。初封于陶,后徙于唐。
      ▶《书•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而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