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赞勉昶道者题经》 声音未必如来见,盂钵长教岭上观。

声音未必如来见,盂钵长教岭上观。

意思:声音不一定像来见,盂钵教育岭上观看。

出自作者[宋]徐元杰的《赞勉昶道者题经》

全文赏析

这首诗《念佛直须参佛透,看经容易悟经难》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念佛、看经和参禅的深刻理解。 首先,“念佛直须参佛透”表达了作者对念佛的看法。他认为,念佛不仅仅是口头上念诵佛号,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佛的教义,参悟佛的智慧。只有通过参禅,才能真正领悟佛的教义,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看经容易悟经难”则表达了作者对看经的看法。他认为,看经书虽然容易,但要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却很难。这是因为经书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领悟才能真正理解。 “声音未必如来见”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他认为,声音只是佛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真正的佛法是超越语言和形式的,需要通过内心的体验和领悟才能真正理解。 “盂钵长教岭上观”则表达了作者对参禅的态度。他认为,参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行动,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体验和领悟。他希望通过参禅,能够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超越,如同站在山顶上俯瞰众生一样,能够看到生命的真谛和佛法的智慧。 最后,“祖师食尽人间蔗,千古留楂咬嚼看”则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祖师的精神的赞美。他认为,禅宗祖师们通过吃尽人间的甘蔗,达到了心灵的净化和超越,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哲理和智慧,值得人们去品味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念佛、看经和参禅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内心的体验和领悟的重要性,以及对生命的真谛和智慧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哲理性和启示性,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念佛直须参佛透,看经容易悟经难。
声音未必如来见,盂钵长教岭上观。
了得含嗔痴一集,更超戒定慧三般。
祖师食尽人间蔗,千古留楂咬嚼看。
作者介绍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煌固镇黄塘村人。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学,后师事真德秀。

关键词解释

  • 如来

    读音:rú lái

    繁体字:如來

    英语:Buddha

    意思:(如来,如来)
    佛的别名。梵语的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释迦牟尼的十种法号之一。
      

  • 未必

    读音:wèi bì

    繁体字:未必

    短语:不见得

    英语:may not

    意思:不一定。
      ▶《文子•符言》:“君子能为善,不能必得其福;不忍于为非,而未必免于祸。”

  • 声音

    读音:shēng yīn

    繁体字:聲音

    短语:鸣响 动静 响 籁 涛 声 音 响动 声浪

    英语:sound

    意思:(声音,声音)

     1.指由物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