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封泰山乐章·雍和》 俎豆有馥,粢盛洁丰。

俎豆有馥,粢盛洁丰。

意思:俎、豆有香,粢盛洁丰。

出自作者[汉]汉乐府的《封泰山乐章·雍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祭祀的诗,通过对祭祀仪式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神灵的虔诚。 首句“俎豆有馥,粢盛洁丰”中,“俎豆”指祭祀用的器具,“馥”意为香气,“粢盛”指祭祀的粮食。这两句描绘了祭祀场所的庄重和洁净,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则描述了祭祀中的美食,即美味的羹汤,既已准备充分,又十分平和。这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感恩和对神灵的虔诚。 “钟鼓管磬,肃唱和鸣”则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音乐和乐器,表达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皇皇后祖,来我思成”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祭祀者对祖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神灵的感激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仪式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神灵的虔诚,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节奏明快,读起来让人感到庄重而神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俎豆有馥,粢盛洁丰。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钟鼓管磬,肃唱和鸣。
皇皇后祖,来我思成。

关键词解释

  • 俎豆

    读音:zǔ dòu

    繁体字:俎豆

    英语:sacrificial vessel; ritual vessel; sacrifices

    意思:
     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

  • 粢盛

    读音:zī chéng

    繁体字:粢盛

    意思: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
      ▶何休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汉书•文帝纪》:“亲率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