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

意思:秋堂音乐活动,水榭烟霞生。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奉和圣制九月十八日赐百僚追赏因书所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皇帝的宴会和太平盛世的。 首句“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描绘了皇帝的宴会场面,朝野上下都参与其中,人们沉浸在欢乐和尧舜一样的情感中。这表达了皇帝的仁爱和公正,使得所有人都愿意参与宴会,共享欢乐。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描绘了宴会的音乐和景色。秋天的堂屋中,丝竹之声响起,水榭之上,云烟霞光交织,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这两句描绘了宴会的环境和景色。新雨初霁,黄花更显娇媚,碧树含着清新的空气,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祥和与美丽。 “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这两句表达了宴会和谐的气氛和太平盛世的景象。六律对应,象征着各种和谐的声音,万宇太平,表达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这两句描绘了皇帝的恩泽和文明。春日的藻池如同下中天的彩虹,皇帝的恩泽如同阳光一样普照大地,阐明了文明的重要性。 最后,“小臣谅何以,亦此摽华缨”表达了作者作为小臣的感慨和敬意。即使是小臣,也能够在这样的宴会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恩泽,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感激和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面、环境、气氛和恩泽,赞美了皇帝的仁爱、公正、智慧和恩泽,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和文明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
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
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
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
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
小臣谅何以,亦此摽华缨。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秋堂

    读音:qiū táng

    繁体字:秋堂

    意思:
     1.秋日的厅堂。常以指书生攻读课业之所。
      ▶唐·王建《送司空神童》诗:“秋堂白髮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唐·元稹《含风夕》诗:“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

  • 烟霞

    解释

    烟霞 yānxiá

    [mist and clouds in the twilight]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引用解释

    亦作“烟霞”。 1.烟雾;云霞。 南朝

  • 水榭

    解释

    水榭 shuǐxiè

    [waterside pavilion] 靠水的供游憩的房屋楼阁

    东都立第于 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旧唐书·裴度传》

    引用解

  • 丝管

    读音:sī guǎn

    繁体字:絲管

    意思:(丝管,丝管)
    弦乐器与管乐器。泛指乐器。亦借指音乐。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入则歌姬舞女,击竹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日。”
      ▶唐·杜甫《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