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历代诗·三国》 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

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

意思:曹操在邺开始,刘备占据成都。

出自作者[宋]杨简的《历代诗·三国》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诗。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裂时期,三个强大的国家在争夺天下的控制权。 首句“两汉四百载”是对汉朝的概括,这个朝代持续了约四百年。然后诗句“分为魏蜀吴”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三国时期的形势,即魏、蜀、吴三个国家分别占据了中国的不同部分。 接下来的三句“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孙权在金陵,”描述了三个国家的首领和他们的主要领地。曹操是魏国的首领,他的主要领地是邺;刘备是蜀国的首领,他的主要领地是成都;孙权是吴国的首领,他的主要领地是金陵。 最后一句“鼎足互相图”形象地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这个词语“鼎足”用来比喻三方的势力均衡,相互竞争,就像鼎的三只脚一样。而“互相图”则表示这三个国家都在试图打败对方,夺取天下。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和竞争格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
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
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关键词解释

  • 刘备

    读音:liú bèi

    词语解释

    ⒈  即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东汉末起兵,参与镇压黄巾军。军阀混战中采用诸葛亮联孙抗曹的计谋,于公元208年在赤壁大败曹操,占领荆州,后又夺取益州和汉中,力量逐渐壮大。221年称帝,都成都,国号汉。次年在吴蜀夷

  • 成都

    读音:chéng dū

    繁体字:成都

    造句:

  • 曹操

    读音:拼音:cáo cāo 五笔:gmrk

    曹操的解释

    曹操(155-220) :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